-
中国软件业的国际视野
-
中国软件业的国际视野
企业报道 2016-01-25 09:59:36 阅读:511次近年来,跨国巨头频频购并中国软件公司。先是微软向浪潮投资2500万美元,间接收购浪潮通软30%股份,接着,微软又先后注资中软、浙大网新、宝信软件等中国软件企业,继而,SAP宣布以1000万欧元的投资获得东软3%的股权,近日,IBM公司购入金蝶国际7.7%的股份
近年,金蝶国际发布公告称,IBM公司与雷曼兄弟结成的境外商业联盟———“中国投资基金”投资约1.32亿港币,购入金蝶国际7.7%的股份。至此,中国管理软件行业著名企业除用友软件公司外,均已有国外资本注入。
投靠国际资本:
金蝶的“无奈”之举牽
据业内人士介绍牞此前,SAP等国外品牌ERP企业主要集中在三资企业中,现在,外资和本土企业两大阵营都集中到国内SMB市场了,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外ERP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事实上,国际厂商在ERP市场争夺战中已经开始显现上行态势。
有业界人士分析,金蝶与IBM资本联姻的背后,则是竞争压力所逼迫。SAP、Oracle等在高端占据优势地位的国外软件巨头正在大力向中低端市场侵入,抢占用友、金蝶等本土软件企业所占据的中低端“地盘”。据用友内部负责销售的一位人士介绍,在中小企业市场,他们现在要经常与SAP、Oracle这样的对手面对面竞争。
而且,用友、金蝶这样的通用ERP厂商未来会遭遇专业化、行业ERP厂商的竞争以及来自以互联网等新商业模式进入ERP市场竞争者的挑战。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金蝶等中国本土ERP厂商急需加强与国际对手竞争的能力。
在国际厂商加紧对中国市场的争夺给金蝶等中国本土厂商带来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合作的机会。和SAP、Oracle等国际软件企业一样,IBM等其他国际巨头也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拓展力度,尤其发力在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市场。然而,与行业大企业市场不同,中小企业分布广泛、需求差异很大,IBM要抢食中小企业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必须依靠合作伙伴的力量。而金蝶与用友等本土企业在中低端的强大优势是他们不能忽视的。
“国外企业要深入拓展中国市场,而中国企业要更熟悉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而国外企业就有可以利用的技术资源。”有分析人士说,中外软件企业的“相互需要”是相互结成资本联合体的原动力。
国际化的过程其实就是重新寻求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过程。而通过这样的资本联姻实现“借力打力、远交近攻”,也是国内软件企业对抗国际对手、寻求国际化突破的一种现实手段。
中国软件业难逃全球整合牽
在IBM入股金蝶前,中国软件业就已诞生出多桩资本“联合体”:2005年8月,微软向浪潮投资2500万美元,间接收购浪潮通软30%股份。此后,微软又先后注资中软、浙大网新、宝信软件等中国软件企业;2006年5月,SAP宣布以1000万欧元的投资获得东软3%的股权。
这些以资本为纽带联姻的背后,反映的是近几年全球软件业频频发生的并购整合风潮已经刮到了中国。“中国软件企业已经进入全球软件整合浪潮,即将酝酿新的变局。”计世资讯副总经理、资深软件分析师曹开彬分析说。
IBM在联合雷曼兄弟入股金蝶时,可没忘了“安抚”金蝶的老对手用友。6月9日,一年一度的用友技术大会在上海举行,“SOA推动商业创新”成为大会的主题,IBM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和赞助企业,出现在用友大会的“特别支持”名单中。
金蝶从2004年11月开始与IBM成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而IBM和用友的“交情”由来已久。2007年3月,继新3年战略发布后用友又宣布,正在依托与IBM10年来的合作关系开拓全球市场。用友的全球化目标和金蝶的国际化战略均与IBM紧紧绑在一起。
一边拉拢金蝶、一边安抚用友,IBM也没忘记拉拢和“分化”老对手微软的阵营。据《计算机世界》记者报道,6月8日,IBM软件集团、IBM中国开发中心牗CDL牘协助浪潮软件在浪潮泰安研发基地建立中国第一个SOA卓越中心牗COE,CenterofExcellence牘实验室落成。而业界众所周知的是,自2005年接受微软2500万美元的投资后,浪潮就成了微软坚定的战略合作伙伴。
友商已圈定乘凉大树
用友将何去何从牽
面对跨国巨头的资本诱惑,中国软件企业如果拒绝,也许会失去参与国际分工和做大做强的机会;而如果顺从,则有失去自我的风险。那么,拒还是从?
在2007年初,用友在新3年战略发布会上,王文京誓言用友2010年进入全球软件业50强,成为世界级的管理软件厂商。与金蝶引入资本不同,用友则牢牢把握住技术合作。
看来,“中国血统”的管理软件之梦只能等待用友来圆了!